9月19日下午,雨过天晴,秋高气爽,2014级新生军训汇报暨开学典礼在南院体育场隆重举行。新生军训承训部队首长,学校党委书记杨德东,校长介晓磊,党委副书记张前中、路琳,副校长王冰、李联群、王瑞丽、谭贞、杨耀华,工会主席安春明出席典礼并在主席台就坐。全体承训教官、各院系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全体新生参加。
王冰主持仪式并宣布典礼正式开始,全场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在雄壮的军乐声中,张前中在部队首长陪同下检阅了军训方队。领导亲切的问候和同学们铿锵有力的回应,响彻晴空。在《分列式进行曲》的伴奏下,军训连各方队分列式入场,依次通过大会主席台。同学们英姿勃发,士气高昂,步伐整齐,口号嘹亮,气势如虹,精彩的队列表演迎来了全场的雷鸣般的掌声。军训教官表演方阵、400人的学生军体拳方阵更是精彩纷呈。全体参训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过硬的纪律作风、显著的军训成果向全校师生交上了大学生活的第一份答卷,开启了大学生活的良好开端。
军训汇报表演结束后,王瑞丽宣读了《黄淮学院关于表彰2014年新生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艺术设计学院等9个单位获得“军训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81名新生被评为“军训标兵”,与会领导为获奖单位颁发了奖牌。
杨德东代表学校向承训部队赠送了锦旗,表达全校师生员工对承训部队官兵的感谢和敬意。随后,教师代表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赵严峰、新生代表文化传媒学院满美杉同学先后发言。
介晓磊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5987名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充分肯定了广大新生同学在军训中的突出表现。他指出,升本10年来,学校坚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强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各项建设,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黄淮学院特色的转型发展道路。学校先后荣获“河南发最快的高校”、“中原经济区最佳服务高校”、“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等荣誉称号。2013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传略研究试点院校,并入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为副理事长单位;9月,学校又正式加入了“中德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联盟”,成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加入该联盟的高校。今年上半年,学校先后承办了“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和“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并在6月份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为本科高校代表作典型发言,受到了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学校的转型提升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黄淮人又构筑了新的“黄淮梦,那就是:到2020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
介校长对全体新同学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一是要规划未来,做一个有梦想、有信仰的黄淮学子;二是善于学习,做一个知行合一的黄淮学子;三是自我管理,做一个懂得自律的黄淮学子;四是要学会处世,要做一个心有大爱的黄淮学子。他期待着每一位新同学在黄淮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里,用积极的劳动来耕耘青春的沃土,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成功的果实,用不断的进步来回报亲人,用优异的成绩续写学校的辉煌。
(撰稿:徐成 摄影:吴健民 责任审核:朱鸿飞)
校长介晓磊在2014级新生军训汇报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教官,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4级新生军训汇报暨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5987名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你们,向多年来养育你们的父母、培养你们的老师,表示诚挚地敬意和谢意!入学以来,秋雨绵绵,广大教官和同学们顶秋风、沐寒雨,刻苦训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除了奋斗 别无选择”的学院精神,坚定地迈出了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展示了黄淮学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此,向承担本次军训任务的全体教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顺利完成军训任务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历经数载寒窗苦读,经过高考的严格选拔,同学们终于迈入了高校这座神圣的殿堂,成为“黄淮学院”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望着大家神采飞扬的青春和感动世界的笑容,我深深的感觉到,秋意浓浓的黄淮学院校园满是新的收获、新的希望,我更无比的欣慰,能和你们有缘相聚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并一起携手远航。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紧张、多彩的校园生活,更好地融入黄淮,建设黄淮。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情况。
黄淮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已有42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2460亩,有15个教学院系,51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农、医、文、经、管、艺等10大学科门类,普通在校生规模达2万人,教职工11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800多人,教授、副教授300多人,博士、硕士640多人。升本10年来,学校坚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强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各项建设,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特色转型发展道路。学校先后荣获“河南发展最快的高校”、“中原经济区建设最佳服务高校”、“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 2014值得推荐的河南教育名片”等荣誉称号。2013年2月份,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传略研究试点院校,并入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今年上半年,学校成功举办了“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和“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并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受到了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学校的转型提升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站在新的起点上,黄淮人构筑了新的“黄淮梦”,那就是:到2020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将为每一位黄淮学子的创新、创意和提升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为你们的成长、成才与成功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
同学们,大学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新的梦想、新的目标、新的成功等着你们去开拓、去创造、去实现。在你们即将掀开人生崭新一页的时候,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我想对你们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要规划未来,做一个有梦想、有信仰的黄淮学生。梦想是前进的方向,坚定的信仰是前进的动力。大学是青年人追逐梦想、成就梦想、圆梦成才的重要节点。也许,进入黄淮学院并不是你最理想的选择,但我要说,现在的位置不代表你将来的方向,今天的态度决定明天的高度,今天的努力决定明天的位置!黄淮学院是一所年轻的新建本科高校,就像你们一样充满昂扬向上的生机和活力!作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她同样是你们练就技能本领、充分施展才华、成就人生梦想的大舞台。在这里,我们要仰望星空、高处着眼,制定目标、构筑梦想,一起用希望唤醒勇气,也要用热情点亮光明,脚踏实地、坚定信念、奔向远方!
二、善于学习,做一个知行合一的黄淮学生。最近,《互联网时代》的热播,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的时代,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前所未有,人们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前所未有,我们会照着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让同学们成为“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这样的人才,最佳途径就是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所以,希望你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养成自主学习、独立地思考的意识和习惯。既要扎实认真地打好专业基础,又要勤于动手动脑,把握好各类实践环节,更要在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与能力,提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一个富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本领的大学生。
三、自我管理,做一个懂得自律的黄淮学生。著名作家柳青在他的《创业史》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大学就是你们最紧要的一步。同学们身处多元一体、开放共融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流行文化在给大学校园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影响着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希望同学们珍惜这几年短暂的大学时光,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注重个人修为,以德修身,甘于清贫、忍住寂寞,不浮躁,不轻信,不盲从,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谈吐高雅、志趣高尚、举止文明、身心健康的时代青年。
四、要学会处世,要做一个心有大爱的黄淮学生。大学之大,不在于校园之大,而在其心胸的博大。同学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性情、爱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面对人际差异,希望同学们学会尊重与欣赏、团结与包容,用开放的心态和视野去理解不同的文化,以坦荡的胸怀和气量去接纳身边事和人,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让和谐友爱、高雅纯洁、大气大爱浸润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成为黄淮文化的“基因”,成为黄淮学子的烙印。
同学们,你们精彩的人生画卷正在打开,美好梦想正在起航。请带上师长们的期望和祝愿,带上你们的青春和热情,去开启属于你们的大学时代!我们期待着每一位同学在黄淮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里,用积极的劳动来耕耘青春的沃土,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成功的果实,用不断的进步来回报你的亲人,用优异的成绩续写学校的辉煌!衷心祝愿同学们在黄淮学有所成,健康快乐!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承训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校长 介晓磊
2014年9月19日
整齐划一
党委书记杨德东代表学校向承训部队赠送锦旗
校长介晓磊在开学典礼上讲话
荣光时刻
党委副书记张前中检阅军训方队
副校长王冰主持开学典礼仪式
副校长王瑞丽宣读表彰决定
英姿飒爽
虎虎生风
整装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