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我校图书馆大报告厅座无虚席,2014年黄淮学院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正在这里举办,校长介晓磊教授应邀作了《黄淮学院的转型发展与青年学生的成长》专题讲座,全校700余名团学骨干参加了培训。
介晓磊基于对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的探索与实践,以我校近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为例,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讲解了黄淮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是如何顺应时代需求、借鉴国际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做出了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并以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定目标、做规划、转观念、抓改革、调结构、搞建设、搭平台、破难题、强管理、促转型,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内经历了生存追赶向转型提升的跨越式发展。他说,目前我校已经明确了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顺利由生存追赶期过渡到转型发展期,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都得到显著提升,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的转型发展也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与支持,2013年2月我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第5专题组长单位;2013年6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4年1月,我校承办了教育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同年4月承办了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并与参加论坛的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在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介校长诚恳、平实的讲述引爆全场,全场团学青年对我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身感同受,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在第二部分“黄淮学生的成长”中,介晓磊结合学校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对全体团学青年提出了期望,他要求同学们要抓住学校转型提升给黄淮学子创造的良好环境,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尤其是作为团学骨干,更要处理好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关系、知识、技能和素质(KAQ)的关系、成才、就业与创业的关系、师生关系及与同学间的关系、个人进步与集体荣誉的关系、人际竞争与团队合作的关系、近期发展与长远职业发展的关系,做人做事要善思善辩、善纳善谏、善动善静、善调善控、善进善退、善始善终、善学善用,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介校长渊博的知识、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全场听众,最后,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
(撰稿:杨潇 责任审核: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