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至7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主办,宁波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一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秋季分论坛在宁波举行。来自政府机构、行业企业、教育部直属高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地方本科高校、职业教育集团、台湾地区科技大学、高校研究专家学者等领域的500多位代表参会。校长介晓磊、副校长谭贞应邀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为主题,旨在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服务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分享转型发展经验,落实校企合作成果。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应邀作会议报告,她指出,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要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从自主创新到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的学校创新体系。要按照“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三链融合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格局,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搭建校企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鲁昕强调,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是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目前已有22个省份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改革工作,上海、重庆、河南等地已出台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转型改革,一批高校在转型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要充分认识到转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扎实做好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地加快这一进程。
在两天的日程中,200余所高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各类高校的使命;中国经济新常态与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融合发展模式;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协同创新的经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背景下的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战略等议题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
按照论坛日程安排,12月7日,我校校长介晓磊主持了“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与协同创新机制”分论坛,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滨州学院、北京城市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的七位专家就高校创新、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等做了精彩纷呈的报告。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先行者、探索者和典型代表,我校转型发展取得的成就受到教育部领导、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与会专家学者和兄弟院校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在论坛召开期间,还召开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年会,我校副校长谭贞汇报了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筹备情况,并提出了新的设想,激起了与会高校对2015年春季论坛的期望。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总论坛设在驻马店,由黄淮学院承办,可根据需要适当开设分论坛,由其他兄弟院校承办。目前,论坛已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开展活动、凝聚力量和地方本科高校共商发展、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论坛也成为我校展示实力、展现形象、示范带动的平台,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我校下一步的转型发展和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撰稿:刘彦军 责任审核:张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