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中,繁夏刚至,万物欣然竞相盛长;嵖岈山下,群贤皆集,共谋跨界融合发展。
6月23日上午,在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跨界•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主题,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主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驻马店市嵖岈山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上午8点,开幕式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孙尧,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锋,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驻马店市委书记余学友,驻马店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黄淮学院党委书记杨德东出席并在主席台就座。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行业组织、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高校、地方本科高校、职业教育集团、国外应用型高校的专家400人参会。陈锋主持仪式。
徐济超致开幕辞。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方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徐济超表示,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是国家产教融合发展的重大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转型发展里程碑式的标志,在促进和支撑国家经济转型发展中意义重大。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教育转型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战略举措,涌现出像黄淮学院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希望河南各方要珍惜这次会议的机会,深入学习交流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孙尧在致辞中指出,经过四年的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他强调,教育部对推动产教融合、深化转型发展高度重视,今年初,陈宝生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方向和转型发展的工作要求。孙尧强调,推动产教融合,深化转型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创新战略的迫切需要,是迎接产业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的迫切需要。
孙尧指出,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是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又是促进全球产业合作、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桥梁。要以国际产能合作和共享先进技术为纽带,将应用型高校的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领域,构建国际化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
陈星介绍了驻马店市的概况,以及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的情况,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对驻马店市经济社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本届论坛聚焦“跨界•融合”,主要设计了高校转型发展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三个板块,设计契合当前形势,呼应各方关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坛分为1个主论坛和11个分论坛,主论坛有13位重量级嘉宾作主场报告,分论坛设8场分论坛报告和3场圆桌会议,将发布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两天的会议,各位专家学者高端智慧和成功经验的分享,必将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众多高校、企业合作项目的交流必将创造出喜人的成果。
智慧跨界碰撞、思维激荡创新,产教融合共赢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地方高校深度转型发展的脚步已经迈开。
(撰稿:张楠楠 摄影:石付威 曾 军 责任审核:洪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