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 正文
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筹备工作侧记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日期:2020-10-21 16:52:34    打印本文


    10月17日,由教育部、河南省政府支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主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我校胜利闭幕。
    本次论坛,规模较大、亮点突出、成果丰硕,无论在会场氛围营造、活动安排,还是在接待服务等方面工作,均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黄淮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本科高校,何以有信心有能力连续七年承办这样一个重大的国际性高端论坛?
    这份信心源自于国家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战略支持,源自于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对学校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源自于黄淮学院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更来源于全校上下的众志成城与奋斗奉献。
    上下同心,共赴使命。
    回望过去,在党委的领导下,从论坛启动筹备到圆满举行,2万余名黄淮学院师生始终牢固树立“当好东道主”的主人翁意识,满怀热情、无私奉献、众志成城,在服务论坛这场新时代的“大考”中担当作为,交出一份优异的黄淮答卷。
    论坛筹备工作自2020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作为论坛承办单位,黄淮学院和驻马店市政府组建了论坛筹备委员会,主任由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市长朱是西担任,副主任由黄淮学院党委书记李国胜,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先省担任。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对论坛筹办工作高度重视,把论坛列入今年我市的重点工作,市委书记陈星、市长朱是西对筹办好论坛提出明确要求,副市长冯玉梅多次召开协调会并对论坛筹备工作做出指示。
    受疫情影响,论坛筹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头绪多,如何在最短时间里达到最佳效果,考验着学校党委和全校师生担当和能力。
    党委的坚强领导是做好论坛筹备工作的根本保证。
    学校党委坚持把承办好本届论坛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并与论坛主办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和对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先后两次委派有关领导和工作专班来校对论坛筹备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和指导。 


    为了让参会领导和嘉宾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黄淮学院良好的办学环境和发展成效,本届论坛主会场设在我校图书馆主报告厅中华厅,分论坛设在图书馆第二报告厅中州厅和第三报告厅天中厅。综合考虑论坛使用需求和师生学习、生活需要,我校坚持把“办好论坛”与“改善办学条件”相结合,着力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提升学校环境。主会场改造和外围环境建设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党委书记李国胜,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先省等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强调,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高质高效做好主体会场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崭新姿态和良好形象迎接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我校举行。


 
    参观考察是整个论坛活动的重要一环,党委书记李国胜,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先省先后多次带领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各考察点的准备工作进行指导和督导,提出优化和改进意见。 


    全体党员干部是做好论坛筹备工作的中坚力量。
    全校党员干部服从大局、勇于担当,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办好论坛作为重要使命、重要责任抓紧抓实,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确保党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在论坛筹备委员会指导下,学校制定了论坛筹备方案,并成立了12个工作小组。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专门成立了疫情防控组。组长、副组长均由中层干部担任,成员大部分由党员干部担任,各项目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工作预案,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推向前进。全体党员干部讲政治、重担当、做表率,成为我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进性、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生动写照和最好体现。 



    广大师生是做好论坛筹备工作的力量源泉。
    论坛服务保障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论坛筹备和举行期间,全校师生积极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黄淮精神,不断砥砺“唯有创新、方能超越”的黄淮品格,全力服务论坛、保障论坛、奉献论坛。尤其是论坛筹备冲刺阶段,秘书组同志对会议材料及英文翻译进行4次校对,对会议日程安排几易其稿,连夜印刷,并在会前组织演练;会务组编制详细住宿和就餐工作方案,对代表住宿房间逐一进行安全卫生排查。宣传联络组成立了新闻中心,制定宣传计划,邀请国家级、省级和驻马店市所有的党报党刊和主流媒体参会,并精心制作各种引导牌、指示牌、留影墙、道旗和会场背景,为论坛营造了喜庆、热烈的氛围;安全保卫组协调市食品安全、卫生、交通、消防、电力、移动等部门,并在每个住宿点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一次次会议部署,一件件措施落实,广大教师倾情倾力奉献,于细微之处见真章,保障了筹备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每一届论坛,除了精彩的专家报告,散布于场内外的志愿者也是一道最暖心、最亮丽的风景。尤其是本次论坛,志愿服务组从2700余名应征学生中挑选了210名志愿者,实施“志愿服务组—负责教师—小组长—志愿者”的管理方式。在火车站、宾馆、会场内外,从专家的接站送站,到嘉宾的引导安排;从幕后的勤恳劳动,到论坛的现场准备;从繁芜的文件印刷,到精心的桌签摆放,这些身着橙色志愿服的大学生志愿者,用微笑、热情提供专业、温馨、优质服务,展现了黄淮学子的风采,为论坛注入青春活力。
    展现“黄淮速度”、打造“黄淮标准”、呈现“黄淮质量”,树好“黄淮形象”。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与会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评价。论坛活动的精彩纷呈,服务的细致入微,让与会嘉宾感到收获满满、宾至如归的同时,也对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充满期待。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初心如炬,新征程,面向未来三十年;匠心逐梦,现代化,构筑教育新格局。黄淮学院坚持把论坛承办工作作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持续放大论坛效应,努力在新时代实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正如党委书记李国胜在论坛闭幕式致辞中所言,未来30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阶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重要阶段,是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为世界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阶段。未来30年决定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决定于我们今天的奋斗与付出。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节点,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我们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大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大势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教育大势,做到信念坚定办大学、立足国情办大学、胸怀梦想办大学、创新实践办大学、扩大开放办大学、面向未来办大学,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时代进程中,实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续写新篇章。

(撰稿:张楠楠 责任审核:朱鸿飞)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