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校领导李国胜、刘先省、王冰、曹忠义、王东云、耿红琴、兰军瑞、姜彦玲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我校帮扶点西平县焦庄乡高庙村和遂平县和兴镇后楼村慰问结对帮扶户,看望驻村队员,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在高庙村,党委书记李国胜等校领导在西平县副县长丁中华的陪同下,到帮扶户家里给他们带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上全校师生的亲切问候,并详细询问了他们近来的生活、生产情况。
在听取了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后,李国胜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做好驻村帮扶是黄淮学院党委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做好‘三农’工作责任重大”和“发展潜力大”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关于“推动乡村振兴是河南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空间、最大潜力、最大优势所在”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有机衔接、做强产业、建好乡村,把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结合起来。
李国胜强调,要进一步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坚定不移走打造红薯文化小镇,做大做强做好红薯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以产兴农,“既让乡村富,又让乡村美”的发展道路。紧紧围绕“有品质、有品牌、有市场、有未来”的“四有”目标,把握“五最”关键:即“选择培育最好的红薯种苗、进行最为规范和精细的田间管理、进行最为全面丰富的产业体系和最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研发、进行最具技术含量和品牌竞争力的精深精细生产加工、运用最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进行最全面的市场营销”,做大做强品牌。积极培育创新思维,利用好“互联网+”思维和现代传媒手段,扩大“西地红”品牌影响力,注重品牌凝聚和品质提升,锤炼市场竞争力,构建打造红薯小镇的产业链和生态链。
针对下一步工作,李国胜表示,要加强学习,提升站位,创新思维,奋斗奋进。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和利用智力优势和教学资源,积极培养新时期基层乡村干部,搭建乡村干部继续教育的平台,打造具有现代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现代乡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在后楼村,遂平县委副书记、县长侯蕴介绍了遂平县情,对黄淮学院为遂平县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
刘先省表示,作为帮扶单位,黄淮学院党委牢牢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强化帮扶措施,加大扶智力度,全力以赴做好帮扶工作,看到村里发展的这么好,环境这么好,由衷地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并深受鼓舞。黄淮学院今后将会一如既往支持村里经济发展,依托学校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为后楼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帮助,结合地方产业实际,带动项目,输入技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强力支撑。
刘先省等校领导实地查看了驻村队员的食宿条件,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希望工作队一如既往扎实工作,做到工作不断档、力度不减弱,实现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座谈会结束后,校领导分别到帮扶户家里进行了慰问。
撰稿/胡凤萍 图片/刘晓飞 王振杨 责任审核/辛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