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黄淮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六次集体学习在综合楼602会议室举行。集体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本科高校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文件精神。校领导刘先省、刘彦明、王冰、曹忠义、张新艳、王东云、耿红琴、兰军瑞、张艺迪、姜彦玲、宋建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及教务处、发展规划处、科研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由党委书记刘先省主持。
会上,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彦明传达领学《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关于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学院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河南省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
党委委员、副校长王东云、张艺迪分别作交流发言。
就学习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本科高校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刘先省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改革大势。楼阳生书记到河南工作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聚焦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提出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把创新摆在我省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道”,努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到2035年把河南建成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今年以来,省委先后召开全省教育科技创新大会暨人才工作会议、全省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大会,出台了深化高校改革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做出了系统布局。我们必须科学研判大势、准确把握大势、主动顺应大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新一轮创新发展中赢得主动。
二要勇于自我革命,加快创新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制约我们高水平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化率不高、现代化治理体系不健全、治理能力不高等。破解发展掣肘,实现学校更高水平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坚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聚焦产科教融合,扶优扶强扶特,强化学科专业特色,优化学科学院布局;围绕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构建区域创新高地,改革科研体制机制,积极参与省实验室体系重塑建设,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深化校地企合作,推动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融入产业链;聚焦服务科研和教学一线工作,以理顺职能、精简高效、管理科学为重点,系统推进“大部制”“院办校”“书院制”改革和基于目标管理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改革创新增势赋能,构建黄淮学院面向未来的战略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三要完善工作机制,稳步推进改革。学校将从学习调研、集中研讨、制定方案、完善制度四个阶段推进实施深化改革工作。要结合暑期干部培训,邀请有关专家辅导,组织各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进行培训研讨,最大程度地达成思想共识。要坚持典型引路,鼓励支持二级学院围绕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绩效分配、打造特色和深化产科教融合、校地企合作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并遴选部门和二级学院试点,总结经验、推出典型,以点带面把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学校成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创新发展工作的领导。各分管校领导要提前谋划部署,亲自组织学习调研,亲自参与制定改革方案,找准改革突破点,加强统筹协调,落实责任链条,务求改革成效和实效。刘先省希望全体同志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为学校塑造优势、强化特色、走在前列,全面加快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在我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撰稿/摄影:王振杨 责任审核:石付威)